胡逸山‧從政四旬政海滄桑
08:53:00
今年是首相納吉踏入政壇的40週年,鑒於他可是當朝的首相,近日來有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驀然回首,納吉開始從政時,我不過孩提時代。
後來自己成為他所領導的政府的成員之一,當過他的政治秘書。
所以,由我來評論納吉的政治歷程,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或有偏頗之處。不過,熟悉我多年來力求踏實筆風的讀者們,可能還是可以信任我會盡最大程度來較為實事求是的對此作出一些論述。納吉多年來的政績,自有多項相關報道,我在此也不加以贅述,除非是個別我感受良深的,方會一提。主要還是通過納吉的政途來反映本地的政治演變與現實。
有些人毫不客氣地說,納吉在政壇上一路平步青雲,主要依靠的,還不是父蔭的庇佑?我想這種說法,還是對錯參半的。當年納吉從英國讀書回來後,打了幾年工後,即因乃父敦拉薩的忽然逝世而被推向政治前線,出戰乃父國會選區北根的補選。北根的選民們有無因“緬懷”敦拉薩的豐功偉績而把手上的選票投給“初生之犢”的納吉呢?答案是毫無疑問,肯定是有的。從此納吉在政壇上猶如坐直升機,即時被委為副部長,不久轉任彭亨州務大臣,過後又重回中央擔任一系列的明顯為其最終封相而鋪路的重要部長職,多多少少也有賴於歷任前首相們“念舊”而提拔吧?敦馬不就曾開門見山的說主要是因對敦拉薩投桃報李而多年來提攜納吉嗎?
然而,本地雖然封建思維仍然沉重,但政治無論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其具體運作起來,都是極為現實的。大家別忘了,當年敦拉薩在生時,可是沒有刻意去栽培其子弟來從政的(一方面當時他們年紀也太小)。納吉被推上政壇後,可是要自個兒在巫統這暗流洶湧、難分敵我的陣營裡,或不至掙扎求生,但至少也得避免誤觸暗礁的。遙想上世紀80年代中葉巫統AB派黨爭時,敦馬在黨選中受到姑里的嚴峻挑戰,雙方幾乎勢均力敵。在關鍵時刻,據說代掌巫青的納吉倒向支持敦馬續任巫統主席,而敦馬最後也只以些微票數獲勝。所以,如所謂敦馬對納吉的提攜,當然也還是有“代價”的。
政治就是如此現實的,“你幫我、我幫你”。君不見連先進國家如澳洲者,其政客們不也如此的既合作又競爭,甚至該國首相換人都走馬燈般快速嗎?
在上世紀90年代時,充滿領袖魅力的安華,從70年代時的激進學生領袖,儼然已成為巫統新生代的“共主”。在當時的黨選裡,安華奮勇挑戰時任副首相的黨國元老敦嘉化。安華的“夢幻組合”,所謂的“宏願團隊”裡,就包括納吉,還有雪蘭莪前州務大臣泰益等。擊敗嘉化後,安華榮登副揆,也對相位虎視眈眈。敦馬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後來把安華連根拔起,令人刮目相看。納吉在過程中還是緊守敦馬這一邊的。就如納吉曾說過的,政治是要會選勝利的那邊來站的。
過後,敦馬下台,伯拉上台。與納吉仍要好的敦馬,不斷催促伯拉委任納吉為副首相,但伯拉卻氣定神閒的拖了好幾個月方如是做。當上副首相後的納吉,非但沒有為此而與伯拉懷有心病,反而讓人有盡力輔佐伯拉的印象。甚至在後來308後,巫統內部醞釀拉下伯拉,身為副手的納吉,也沒讓人有迫不及待想要上位的感覺,而似乎是在他人逼下伯拉後,納吉才半推半就的登上相位。納吉在這方面我覺得可是把所謂的“老二哲學”發揮的淋漓盡致。相比於過早鋒芒畢露的安華,或與納吉貌合神離的慕尤丁,在這方面我想納吉還是較為高明的。
下次繼續談封相後的納吉。
星洲日報/滄海青山‧作者:胡逸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級研究員
0 评论